Facets

Configure...

Time: PT0.317S

Total number of hits: 44039

Result matrix

Searching in texts for

Found 44039 matches, showing 51 to 100

Sorting is disabled, since we have more than 5000 hits.
Select a facet from the display to the left to filter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hits and apply sorting or click here to change the setting.

51 抱朴子 / 內篇 抱朴子曰: 「蓋聞身體不傷,謂之終孝,況得仙,長生久視,天地相畢,過於受全歸完,
51 抱朴子 / 內篇 膳可以咀茹華璚,勢可以總攝羅酆,威可以叱吒梁成,誠如其,罔識其妙,亦無餓之者。得之高,
51 抱朴子 / 內篇 誠如其,罔識其妙,亦無餓之者。得之高,莫過伯陽。伯陽有子名宗,仕魏為將軍,
52 抱朴子 / 內篇 或曰: 「得之士,呼吸之術既備,服食之要又該,掩耳而聞千里,
52 抱朴子 / 內篇 更受異形,有似雀之為蛤,雉之為蜃,非人也。人當食甘旨,服輕暖,通陰陽,
52 抱朴子 / 內篇 有似雀之為蛤,雉之為蜃,非人也。人當食甘旨,服輕暖,通陰陽,處官秩,
53 抱朴子 / 內篇 或問曰: 「為者當先立功德,審然否? 」抱朴子答曰: 「有之。
53 抱朴子 / 內篇 按玉鈐經中篇云,立功為上,除過次之。為者以救人危使免禍,護人疾病,令不枉死,為上功也。
54 抱朴子 / 內篇 以千計矣,莫不皆以還丹金液為大要者焉。然則此二事,蓋仙之極也。服此而不仙,則古來無仙矣。往者上國喪亂,
54 抱朴子 / 內篇 往者上國喪亂,莫不奔播四出。余週旋徐豫荊襄江廣數州之間,閱見流移俗士數百人矣。或有素聞其名,乃在云日之表者。然率相似如一,
54 抱朴子 / 內篇 時有知行氣及斷穀服諸草木藥法,所有方書,略為同文,無一人不有機經,唯以此為至秘,乃云是君喜所撰。余告之曰,
54 抱朴子 / 內篇 非古人也。圖了不知大藥,正欲以行氣入室求仙,作此機,謂畢於此,此復是誤人之甚者也。余問諸士以神丹金液之事,
54 抱朴子 / 內篇 圖了不知大藥,正欲以行氣入室求仙,作此機,謂畢於此,此復是誤人之甚者也。余問諸士以神丹金液之事,及三皇內文召天神地祇之法,
54 抱朴子 / 內篇 作此機,謂畢於此,此復是誤人之甚者也。余問諸士以神丹金液之事,及三皇內文召天神地祇之法,了無一人知之者,其誇誕自譽及欺人,
54 抱朴子 / 內篇 會漢末亂,不遑合作,而避地來渡江東,志欲投名山以修斯。余從祖仙公,又從元放受之。凡受太清丹經三卷及九鼎丹經一卷金液丹經一卷。
54 抱朴子 / 內篇 元放以授余從祖,從祖以授鄭君,鄭君以授余,故他士了無知者也。然余受之已二十餘年矣,資無擔石,無以為之,
54 抱朴子 / 內篇 如何?夫飲玉臺則知漿荇之薄味,睹昆侖則覺丘垤之至卑。既覽金丹之,則使人不欲復視小小方書。然大藥難卒得辦,當須且將禦小者以自支持耳。
54 抱朴子 / 內篇 金丹入身中,沾洽榮衛,非但銅青之外傅矣。世間多不信至者,則悠悠者皆是耳。然萬一時偶有好事者,而復不見此法,
55 抱朴子 / 內篇 而丹砂何獨得爾。此近易之事,猶不可喻,其聞仙,大而笑之,不亦宜乎?上古真人愍念將來之可教者,
55 抱朴子 / 內篇 或躭淪綺紈,或控弦以弊筋骨,或博弈以棄功夫。聞至之言而如醉,睹論而晝睡。有身不修,動之死地,
55 抱朴子 / 內篇 或控弦以弊筋骨,或博弈以棄功夫。聞至之言而如醉,睹論而晝睡。有身不修,動之死地,不肯求問養生之法,
55 抱朴子 / 內篇 煎熬之,憔悴之,漉汔之。而有者自寶秘其所知,無求於人,亦安肯強行語之乎?世人之常言,
55 抱朴子 / 內篇 古人之富貴者,己當得之,而無得之者,是無此也。而不知古之富貴者,亦如今之富貴者耳。俱不信不求之,
55 抱朴子 / 內篇 但使得二三百歲,不猶愈於凡人之少夭乎?天下之事萬端,而術尤難明於他事也。何可以中才之心,而斷世間必無長生之哉?若正以世人皆不信之,
55 抱朴子 / 內篇 天下之事萬端,而術尤難明於他事也。何可以中才之心,而斷世間必無長生之哉?若正以世人皆不信之,便謂為無,則世人之智者,
55 抱朴子 / 內篇 便謂為無,則世人之智者,又何太多乎?今若有識意而猶修求之者,詎必便是至愚,而皆不及世人耶?又或慮於求長生,
55 抱朴子 / 內篇 以為暗惑。若心所斷,萬有一失,而天下果自有此不死之者,不亦當復為得之者所笑乎?日月有所不能周照,人心安足孤信哉?
56 抱朴子 / 內篇 又云,雖呼吸引,及服草木之藥,可得延年,不免於死也;
56 抱朴子 / 內篇 上下太清。黃帝以傳玄子,戒之曰,此至重,必以授賢,苟非其人,雖積玉如山,
56 抱朴子 / 內篇 必以授賢,苟非其人,雖積玉如山,勿以此告之也。受之者以金人金魚投於東流水中以為約,唼血為盟,無神仙之骨,
56 抱朴子 / 內篇 受之者以金人金魚投於東流水中以為約,唼血為盟,無神仙之骨,亦不可得見此也。合丹當於名山之中,無人之地,結伴不過三人,
56 抱朴子 / 內篇 致加精潔,勿近穢污,及與俗人往來,又不令不信者知之,謗毀神藥,藥不成矣。成則可以舉家皆仙,
57 抱朴子 / 內篇 役使鬼神風雨,驂駕九龍十二白虎,天下衆仙皆隸焉,猶自言亦本學服丹之所致也,非自然也。況凡人乎?其經曰:
57 抱朴子 / 內篇 非自然也。況凡人乎?其經曰:上士得,昇為天官;中士得,棲集昆侖;
57 抱朴子 / 內篇 其經曰:上士得,昇為天官;中士得,棲集昆侖;下士得,長生世間。
57 抱朴子 / 內篇 昇為天官;中士得,棲集昆侖;下士得,長生世間。愚民不信,謂為虛言,
57 抱朴子 / 內篇 恣心盡欲,奄忽終歿之徒,慎無以神丹告之,令其笑謗真。傳丹經不得其人,身必不吉。若有篤信者,
57 抱朴子 / 內篇 若有篤信者,可將合藥成以分之,莫輕以其方傳之也。知此者,何用王侯?為神丹既成,不但長生,
58 抱朴子 / 內篇 不先以金祀神,必被殃咎。又曰,長生之,不在祭祀事鬼神也,不在引與屈伸也,昇仙之要,
58 抱朴子 / 內篇 又曰,長生之,不在祭祀事鬼神也,不在引與屈伸也,昇仙之要,在神丹也。知之不易,
58 抱朴子 / 內篇 其人本儒生,有才思,善著詩及丹經贊並序,述初學隨師本末,列己所知識之得仙者四十餘人,甚分明也。作此太清丹,
59 抱朴子 / 內篇 欲致行廚,取黑丹和水,以塗左手,其所求如口所皆自至,可致天下萬物也。欲隱形及先知未然方來之事,及住年不老,
60 抱朴子 / 內篇 又有岷山丹法,士張蓋蹋精思於岷山石室中,得此方也。其法鼓冶黃銅,以作方諸,
61 抱朴子 / 內篇 服之一日,則三蟲百病立下;服之三年,仙乃成,必有玉女二人來侍之,可役使致行廚,此丹可以厭百鬼,
62 抱朴子 / 內篇 則其身皆金色。老子受之於元君,元君曰,此至重,百世一出,藏之石室,合之,
63 抱朴子 / 內篇 故能為之者少,且亦千萬人中,時當有一人得其經者。故凡作書者,略無說金丹者也。第一禁,勿令俗人之不信者,
63 抱朴子 / 內篇 故凡作書者,略無說金丹者也。第一禁,勿令俗人之不信者,謗訕評毀之,必不成也。鄭君言所以爾者,
63 抱朴子 / 內篇 不念為人作福,但能作禍,善試道士,士須當以術辟身,及將從弟子,然或能壞人藥也。今之醫家,
63 抱朴子 / 內篇 又染採者惡惡目者見之,皆失美色。況神仙大藥乎?是以古之士,合作神藥,必入名山,不止凡山之中,
63 抱朴子 / 內篇 上皆生芝草,可以避大兵大難,不但於中以合藥也。若有者登之,則此山神必助之為福,藥必成。若不得登此諸山者,
64 抱朴子 / 內篇 而躬耕林藪,手足胼胝,謂予有狂惑之疾也。然與世事不並興,若不廢人間之務,何得修如此之志乎?見之誠了,
65 抱朴子 / 內篇 亦有以校驗,知長生之可得,仙人之無種耳。夫之妙者,不可盡書,而其近者,又不足說。
65 抱朴子 / 內篇 則精靈離身矣。夫逝者無反期,既朽無生理,達之士,良所悲矣!輕璧重陰,豈不有以哉?
65 抱朴子 / 內篇 不成者至多而顯。世人不能知其隱者,而但見其顯者,故謂天下果無仙也。
66 抱朴子 / 內篇 久視之效,何為不然?而世人守近習隘,以仙為虛誕,謂黃老為妄言,不亦惜哉?夫愚夫乃不肯信湯藥針艾,
67 抱朴子 / 內篇 仲景穿胸以納赤餅,此醫家之薄技,猶能若是,豈況神仙之,何所不為?夫人所以死者,諸欲所損也,
67 抱朴子 / 內篇 毒惡所中也,邪氣所傷也,風冷所犯也。今引行氣,還精補腦,食飲有度,興居有節,
68 抱朴子 / 內篇 非皆不逮世人,而曰吾將棄人間之事,以從赤鬆游耳,遂修引,絕穀一年,規輕舉之,坐呂后逼蹴,
68 抱朴子 / 內篇 以從赤鬆游耳,遂修引,絕穀一年,規輕舉之,坐呂后逼蹴,從求安太子之計,良不得已,
68 抱朴子 / 內篇 果如其言,呂后德之,而逼令強食之,故令其不成耳。按孔安國秘記云,良得黃石公不死之法,不但兵法而已。
68 抱朴子 / 內篇 皆仙人也,良悉從受其神方,雖為呂后所強飲食,尋復修行仙,密自度世,但世人不知,故云其死耳。
68 抱朴子 / 內篇 偶得小術,吮婦人乳汁,得一百八十歲,此蓋之薄者,而蒼為之,猶得中壽之三倍,況於備術,
69 抱朴子 / 內篇 他人之不能者,又必與吾同此疾也。昔有明師,知不死之者,燕君使人學之,不捷而師死。燕君怒其使者,
69 抱朴子 / 內篇 使彼有不死之方,若吾所聞行炁之法,則彼說師之死者,未必不知也,直不能棄世事而為之,故雖知之而無益耳,非無不死之法者也。 」
69 抱朴子 / 內篇 又云: 「河南密縣,有卜成者,學經久,乃與家人辭去,其始步稍高,遂入云中不復見。
70 抱朴子 / 內篇 皂白分於粉墨,而抱惑之士,猶多不辨焉,豈況說之以世之外,示之以至微之旨,大而笑之,其來久矣,
70 抱朴子 / 內篇 區區所守,甘於荼蓼而不識臺蜜,酣於醨酪而不賞醇醪。知好生而不知有養生之,知畏死而不信有不死之法,知飲食過度之畜疾病,而不能節肥甘於其口也。
71 抱朴子 / 內篇 屬目比肩,吾子雖蔽,亦將不疑。但彼人之成,則蹈青霄而游紫極,自非通靈,莫之見聞,
72 抱朴子 / 內篇 「屢承嘉談,足以不疑於有仙矣,但更自嫌於不能為耳。敢問更有要,可得單行者否? 」抱朴子曰: 「凡學當階淺以涉深,
72 抱朴子 / 內篇 敢問更有要,可得單行者否? 」抱朴子曰: 「凡學當階淺以涉深,由易以及難,志誠堅果,無所不濟,
72 抱朴子 / 內篇 非誠心款契,不足以結師友;非功勞不足以論大試;又未遇明師而求要,未可得也。九丹金液,最是仙主。
73 抱朴子 / 內篇 知玄素之術者,則曰唯房中之術,可以度世矣;明吐納之者,則曰唯行氣可以延年矣;知屈伸之法者,則曰唯導引可以難老矣;
73 抱朴子 / 內篇 則曰唯導引可以難老矣;知草木之方者,則曰唯藥餌可以無窮矣;學之不成就,由乎偏枯之若此也。淺見之家,偶知一事,
73 抱朴子 / 內篇 師所聞素狹,又不盡情以教之,因告云,為不在多也。夫為不在多,自為已有金丹至要,可不用餘耳。
73 抱朴子 / 內篇 又不盡情以教之,因告云,為不在多也。夫為不在多,自為已有金丹至要,可不用餘耳。然此事知之者甚希,
74 抱朴子 / 內篇 或曰: 「敢問欲修長生之,何所禁忌? 」抱朴子曰: 「禁忌之至急,
74 抱朴子 / 內篇 享人祭酹。是以每到庚申之日,輒上天白司命,人所為過失。又月晦之夜,竈神亦上天白人罪狀。大者奪紀。
74 抱朴子 / 內篇 算者,三日也。吾亦未能審此事之有無也。然天邈遠,鬼神難明。趙簡子秦穆公皆親受金策於上帝,有土地之明徵。
74 抱朴子 / 內篇 有精神則宜賞善而罰惡,但其體大而網疏,不必機發而響應耳。然覽諸戒,無不云欲求長生者,必欲積善立功,慈心於物,
74 抱朴子 / 內篇 侵剋賢者,誅戮降伏,謗訕仙聖,傷殘士,彈射飛鳥,刳胎破卵,春夏燎獵,
74 抱朴子 / 內篇 自營醫藥,烹牲祭祀所用之費,要當令足以盡其所取之直也。故家言枉煞人者,是以兵刃而更相殺。其取非義之財,不避怨恨,
74 抱朴子 / 內篇 則當思薦達賢人以解之。皆一倍於所為,則可便受吉利,轉禍為福之也。能盡不犯之,則必延年益壽,學速成也。
74 抱朴子 / 內篇 轉禍為福之也。能盡不犯之,則必延年益壽,學速成也。夫天高而聽卑,物無不鑒,行善不怠,
75 抱朴子 / 內篇 或曰: 「德未成,又未得絕跡名山,而世不同古,盜賊甚多,
76 抱朴子 / 內篇 或曰: 「竊聞求生之,當知二山,不審此山,為何所在,
76 抱朴子 / 內篇 在乎其隈,愚人妄往,至皆死歸,有之士,登之不衰,採服黃精,以致天飛,
77 抱朴子 / 內篇 或曰: 「聞房中之事,能盡其者,可單行致神仙,並可以移災解罪,轉禍為福,
77 抱朴子 / 內篇 在於能用與不能耳。大都知其要法,禦女多多益善,如不知其而用之,一兩人足以速死耳。彭祖之法,最其要者。
78 抱朴子 / 內篇 實由所值,受氣結胎,各有星宿。天無為,任物自然,無親無疏,無彼無此也。
78 抱朴子 / 內篇 無親無疏,無彼無此也。命屬生星,則其人必好仙。好仙者,求之亦必得也。命屬死星,
78 抱朴子 / 內篇 無彼無此也。命屬生星,則其人必好仙。好仙者,求之亦必得也。命屬死星,則其人亦不信仙
78 抱朴子 / 內篇 好仙者,求之亦必得也。命屬死星,則其人亦不信仙。不信仙,則亦不自修其事也。所樂善否,
78 抱朴子 / 內篇 求之亦必得也。命屬死星,則其人亦不信仙。不信仙,則亦不自修其事也。所樂善否,判於所稟,
79 抱朴子 / 內篇 老子曰神仙之可學。夫聖人之言,信而有徵,家所說,誕而難用。 」抱朴子曰: 「仲尼,
79 抱朴子 / 內篇 「仲尼,儒者之聖也;老子,得之聖也。儒教近而易見,故宗之者衆焉。意遠而難識,
79 抱朴子 / 內篇 之聖也。儒教近而易見,故宗之者衆焉。意遠而難識,故達之者寡焉。者,萬殊之源也。
79 抱朴子 / 內篇 故宗之者衆焉。意遠而難識,故達之者寡焉。者,萬殊之源也。儒者,大淳之流也。
79 抱朴子 / 內篇 儒者,大淳之流也。三皇以往,治也。帝王以來,儒教也。談者鹹知高世之敦朴,
79 抱朴子 / 內篇 荊山者,和璧之所由生也。且夫養性者,之餘也;禮樂者,儒之末也。所以貴儒者,
79 抱朴子 / 內篇 所以貴儒者,以其移風易俗,不唯揖讓與盤旋也。所以尊者,以其不言而化行,匪獨養生之一事也。若儒果有先後,
79 抱朴子 / 內篇 所以尊者,以其不言而化行,匪獨養生之一事也。若儒果有先後,則仲尼未可專信,而老氏未可孤用。仲尼既敬問伯陽,
80 抱朴子 / 內篇 或曰: 「仲尼親見老氏而不從學,何也? 」抱朴子曰: 「以此觀之,
80 抱朴子 / 內篇 而不能挹酌清虛,本源大宗,出乎無形之外,入乎至之內,其所諮受,止於民閒之事而已,安能請求仙法耶?
81 抱朴子 / 內篇 或曰: 「儒之業,孰為難易? 」抱朴子答曰: 「儒者,
81 抱朴子 / 內篇 抱朴子答曰: 「儒者,易中之難也。者,難中之易也。夫棄交游,委妻子,
81 抱朴子 / 內篇 譽至不喜,睹貴不欲,居賤不恥,此家之難也。出無慶吊之望,入無瞻視之責,不勞神於七經,
81 抱朴子 / 內篇 和氣自益,無為無慮,不怵不惕,此家之易也,所謂難中之易矣。夫儒者所修,皆憲章成事,
81 抱朴子 / 內篇 所謂易中之難矣。篤論二者,儒業多難,家約易,吾以患其難矣,將舍而從其易焉。世之譏吾者,
82 抱朴子 / 內篇 仙之可得者也。先生明不能並日月,思不能出萬夫,而據長生之,未之敢信也。 」抱朴子曰: 「吾庸夫近才,
83 抱朴子 / 內篇 見龍而命之曰蛇,非龍之不神也,須蔡墨而後辨焉。所以貴者,以其加之不可益,而損之不可減也。所以貴德者,
84 抱朴子 / 內篇 或問曰: 「人多端,求仙至難,非有廢也,則事不兼濟。
84 抱朴子 / 內篇 則事不兼濟。藝文之業,憂樂之務,君臣之,胡可替乎? 」抱朴子答曰: 「要不煩,
84 抱朴子 / 內篇 君臣之,胡可替乎? 」抱朴子答曰: 「要不煩,所為鮮耳。但患志之不立,信之不篤,
84 抱朴子 / 內篇 何憂於人理之廢乎?長才者兼而修之,何難之有?內寶養生之,外則和光於世,治身而身長修,治國而國太平。
84 抱朴子 / 內篇 自持才力,不能並成,則棄置人間,專修德者,亦其次也。昔黃帝荷四海之任,不妨鼎湖之舉;
84 抱朴子 / 內篇 琴高執笏於宋康,常生降志於執鞭,莊公藏器於小吏,古人多得而匡世,修之於朝隱,蓋有餘力故也。何必修於山林,
84 抱朴子 / 內篇 忽卿相之貴者。無所修為,猶常如此,況又加之以知神仙之,其亦必不肯役身於世矣,各從其志,不可一概而言也。 」
85 抱朴子 / 內篇 得胎息者,能不以鼻口噓吸,如在胞胎之中,則成矣。初學行炁,鼻中引炁而閉之,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,
85 抱朴子 / 內篇 但吞三九之炁,亦登時差也。但人性多躁,少能安靜以修其耳。又行炁大要,不欲多食,及食生菜肥鮮之物,
85 抱朴子 / 內篇 志求不死者,宜勤行求之。余承師鄭君之言,故記以示將來之信者,非臆斷之談也。余實復未盡其訣矣。一塗之士,
85 抱朴子 / 內篇 故記以示將來之信者,非臆斷之談也。余實復未盡其訣矣。一塗之士,或欲專守交接之術,以規神仙,而不作金丹之大藥,
86 抱朴子 / 內篇 抱朴子曰: 「書之出於黃老者,蓋少許耳,率多後世之好事者,各以所知見而滋長,
86 抱朴子 / 內篇 雖欲博涉,然宜詳擇其善者,而後留意,至於不要之書,不足尋繹也。末學者或不別作者之淺深,其於名為家之言,
86 抱朴子 / 內篇 至於不要之書,不足尋繹也。末學者或不別作者之淺深,其於名為家之言,便寫取累箱盈筐,盡心思索其中。是探燕巢而求鳳卵,
86 抱朴子 / 內篇 進失當世之務,退無長生之效,則莫不指點之曰,彼修如此之勤,而不得度世,是天下果無不死之法也;而不知彼之求仙,
86 抱朴子 / 內篇 其中了不肯首尾全舉其事,有可承按者也。但暗誦此經,而不得要,直為徒勞耳,又況不及者乎?至於文子莊子關令尹喜之徒,
87 抱朴子 / 內篇 唯賢是寶,而學仙之士,不肯進宦,人皆修,誰復佐政事哉? 」抱朴子曰: 「背聖主而山棲者,
87 抱朴子 / 內篇 抱朴子曰: 「背聖主而山棲者,巢許所以稱高也;遭有而遁世者,莊伯所以為貴也;軒轅之臨天下,可謂至理也,
88 抱朴子 / 內篇 直以所好者異,匹夫之志,有不可移故也。夫有之主,含垢善恕,知人心之不可同,出處之各有性,
88 抱朴子 / 內篇 故能暉聲並揚於罔極,貪夫聞風而忸怩也。吾聞景風起則裘爐息,世夷則奇士退,今喪亂既平,休牛放馬,烽燧滅影,
89 抱朴子 / 內篇 或曰: 「果其仙可求得者,五經何以不載,周孔何以不言,聖人何以不度世,
89 抱朴子 / 內篇 若周孔不知,則不可為聖。若知而不學,則是無仙也。 」抱朴子答曰: 「人生星宿,各有所值,
89 抱朴子 / 內篇 及其轉動,誰所推引,日月遲疾,九所乘,昏明脩短,七星迭正,五緯盈縮,
90 抱朴子 / 內篇 抱朴子曰: 「者涵乾括坤,其本無名。論其無,則影響猶為有焉;
90 抱朴子 / 內篇 員者得之而動,降者得之而俯,昇者得之以仰,強名為,已失其真,況復乃千割百判,億分萬析,
90 抱朴子 / 內篇 況復乃千割百判,億分萬析,使其姓號至於無垠,去遼遼,不亦遠哉?
91 抱朴子 / 內篇 何者,命在其中,不繫於外,存乎此,無俟於彼也。患乎凡夫不能守真,無杜遏之檢括,
92 抱朴子 / 內篇 第五公誅除妖,而既壽且貴;宋廬江罷絕山祭,而福祿永終;
93 抱朴子 / 內篇 唯余亦無事於斯,唯四時祀先人而已。曾所游歷水陸萬里,側房廟,固以百許,而往返徑游,一無所過,
93 抱朴子 / 內篇 頻冒矢石,幸無傷刺之患,益知鬼神之無能為也。又諸妖百餘種,皆煞生血食,獨有李家無為為小差。然雖不屠宰,
93 抱朴子 / 內篇 益知鬼神之無能為也。又諸妖百餘種,皆煞生血食,獨有李家無為為小差。然雖不屠宰,每供福食,無有限劑,
94 抱朴子 / 內篇 或問李氏之起於何時。余答曰:吳大帝時,蜀中有李阿者,
94 抱朴子 / 內篇 豈其然乎?吳曾有大疫,死者過半。寬所奉室,名之為廬,寬亦得溫病,託言入廬齋戒,
94 抱朴子 / 內篇 正以不老不死為貴耳。今寬老則老矣,死則死矣,此其不得,居然可知矣,又何疑乎?若謂於仙法應屍解者,
94 抱朴子 / 內篇 何不且止人間一二百歲,住年不老,然後去乎?天下非無仙也,寬但非其人耳。余所以委曲論之者,寬弟子轉相教授,
95 抱朴子 / 內篇 鐘鼓不絕。病或有偶愈者,則謂有神,行經過,莫不致祀焉。積七八年,鮑魚主後行過廟下,
96 抱朴子 / 內篇 又汝南彭氏墓近大,墓口有一石人,田家老母到市買數片餅以歸,天熱,
97 抱朴子 / 內篇 而來買者轉多,此水盡,於是賣水者常夜竊他水以益之。其遠人不能往者,皆因行便或持器遺信買之。於是賣水者大富。人或言無神,
98 抱朴子 / 內篇 又興古太守馬氏在官,有親故人投之求恤焉,馬乃令此人出外住,詐云是神人士,治病無不手下立愈。又令辨士游行,為之虛聲,
98 抱朴子 / 內篇 如此則必愈;若告人未愈者,則後終不愈也,法正爾,不可不信。於是後人問前來者,前來輒告之云已愈,
99 抱朴子 / 內篇 或問曰: 「世有了無知術方伎,而平安壽考者,何也? 」抱朴子曰:
100 抱朴子 / 內篇 或問儒之先後。抱朴子答曰: 「者,儒之本也;
100 抱朴子 / 內篇 或問儒之先後。抱朴子答曰: 「者,儒之本也;儒者,之末也。
100 抱朴子 / 內篇 者,儒之本也;儒者,之末也。先以為陰陽之術,衆於忌諱,使人拘畏;
100 抱朴子 / 內篇 不可遍循;法者嚴而少恩,傷破仁義。唯家之教,使人精神專一,動合無形,包儒墨之善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而班固之所論,未可據也。固誠純儒,不究意,玩其所習,難以折中。夫所謂
100 抱朴子 / 內篇 不究意,玩其所習,難以折中。夫所謂,豈唯養生之事而已乎?易曰:立天之
100 抱朴子 / 內篇 夫所謂,豈唯養生之事而已乎?易曰:立天之,曰陰與陽;立地之,曰柔與剛;
100 抱朴子 / 內篇 易曰:立天之,曰陰與陽;立地之,曰柔與剛;立人之,曰仁與義。
100 抱朴子 / 內篇 曰陰與陽;立地之,曰柔與剛;立人之,曰仁與義。又曰:易有聖人之四焉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立人之,曰仁與義。又曰:易有聖人之四焉,苟非其人,不虛行。又於治世隆平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又曰:易有聖人之四焉,苟非其人,不虛行。又於治世隆平,則謂之有,危國亂主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苟非其人,不虛行。又於治世隆平,則謂之有,危國亂主,則謂之無。又坐而論
100 抱朴子 / 內篇 又於治世隆平,則謂之有,危國亂主,則謂之無。又坐而論,謂之三公,國之有
100 抱朴子 / 內篇 則謂之有,危國亂主,則謂之無。又坐而論,謂之三公,國之有,貧賤者恥焉。
100 抱朴子 / 內篇 則謂之無。又坐而論,謂之三公,國之有,貧賤者恥焉。凡言者,上自二儀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謂之三公,國之有,貧賤者恥焉。凡言者,上自二儀,下逮萬物,莫不由之。
100 抱朴子 / 內篇 莫不由之。但黃老執其本,儒墨治其末耳。今世之舉有者,蓋博通乎古今,能仰觀俯察,歷變涉微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聞有居山林之間,宗伯陽之業者,則毀而笑之曰,彼小耳,不足算也。嗟乎!所謂抱螢燭於環堵之內者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而不覺秀之者豐壤也。今苟知推崇儒術,而不知成之者由道。也者,所以陶冶百氏,范鑄二儀,胞胎萬類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而虯龍希覿;班生多黨,固其宜也。夫者,內以治身,外以為國,能令七政遵度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居前而人不以為患,號未發而風移,令未施而俗易,此蓋之治世也。故之興也,則三五垂拱而有餘焉。之衰也,
100 抱朴子 / 內篇 號未發而風移,令未施而俗易,此蓋之治世也。故之興也,則三五垂拱而有餘焉。之衰也,則叔代馳騖而不足焉。
100 抱朴子 / 內篇 此蓋之治世也。故之興也,則三五垂拱而有餘焉。之衰也,則叔代馳騖而不足焉。夫唯有餘,故無為而化美。
100 抱朴子 / 內篇 然後忠義制名於危國,孝子收譽於敗家。疾疫起而巫醫貴矣,德喪而儒墨重矣。由此觀之,儒之先後,可得定矣。 」
100 抱朴子 / 內篇 疾疫起而巫醫貴矣,德喪而儒墨重矣。由此觀之,儒之先後,可得定矣。 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