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ts
Configure...
-
XX
- pre-modern Chinese25723
- Middle Chinese159521828
- Ming/Qing2721
- Song/Yuan4663
- Sui/Tang932
- Tang932
- Six Dynasties58085562
- Ancient Chinese97033663
- Old Chinese604021
- Han3317
- Eastern Han16571206
- Western Han166067
- pre-Han2702
- Warring States270250
- Han3317
- Old Chinese604021
- late Zhou68
- Middle Chinese159521828
- Not assigned 19838
Period of creation of text
-
XX
- 四部32645
Classified catalog
Searching in texts for 道
Found 45561 matches, showing 251 to 300
Sorting is disabled, since we have more than 5000 hits.
Select a facet from the display to the left to filter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hits and apply sorting or click here to change the setting.
251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內言不出,婦人送迎不出門,行必擁蔽其面,道路男由左,女由右,此聖人重別杜漸之明制也。 |
252 | 抱朴子 / 外篇 |
瑋曄盈路,婢使吏卒,錯雜如市,尋道褻謔,可憎可惡。 |
253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意得神至,則形器可忘。君子之交也,以道義合,以志契親,故淡而成焉。小人之接也, |
254 | 抱朴子 / 外篇 |
莫切切進德,門言門言修業,攻過弼違,講道精義。 |
255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大行不顧細禮,至人不拘檢括,嘯傲縱逸,謂之體道。嗚呼,惜乎,豈不哀哉! |
256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朝廷宗廟之大禮,郊祀禘祫之儀品,三正四始之原本,陰陽律歷之道度,軍國社稷之殿式,古今因革之異同,則怳悸自失, |
257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抑斷之儀廢,簡脫之俗成,近人值政化之蚩役,庸民遭道網之絕紊,猶網魚之去水罟,圍獸之出陸羅也。 |
258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孟軻所謂愛而不敬,豕畜之也。而多有行諸,云是自尊重之道。自尊重之道,乃在乎以貴下賤,卑以自牧, |
258 | 抱朴子 / 外篇 |
豕畜之也。而多有行諸,云是自尊重之道。自尊重之道,乃在乎以貴下賤,卑以自牧,非此之謂也。 |
258 | 抱朴子 / 外篇 |
蕭然自得,身寄波流之間,神躋九玄之表,道足於內,遺物於外,冠摧履決,藍縷帶索, |
259 | 抱朴子 / 外篇 |
而笑彌天之大鵬;寸鮒游牛跡之水,不貴橫海之巨鱗。故道業不足以相涉,聰明不足以相逮。理自不合,無所多怪。 |
260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昔者西施痛而臥於道側,姿顏妖麗,蘭麝芬馥,見者鹹美其容而念其疾, |
261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則為惡人,無事於大,則為小人。紂為無道,見稱獨夫;仲尼陪臣,謂為素王。 |
262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後知賁育之壯勇;處禮廢之俗,乃知雅人之不渝。道化凌遲,流遁遂往,賢士儒者,所宜共惜, |
262 | 抱朴子 / 外篇 |
使歲寒而無改也。何有便當崩騰競逐其醟茸之徒,以取容於若曹邪!去道彌遠,可謂為痛嘆者也。 |
263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夫節士不能使人敬之而志不可奪也,不能使人不憎之而道不可屈也,不能令人不辱之而榮猶在我也,不能令人不擯之而操不可改也。故分定計決, |
264 | 抱朴子 / 外篇 |
聞之漢末諸無行,自相品藻次第,群驕慢傲,不入道檢者,為都魁雄伯,四通八達,皆背叛禮教而從肆邪僻, |
264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凡所云為,使人不忍論也。夫古人所謂通達者,謂通於道德,達於仁義耳。豈謂通乎褻黷而達於淫邪哉! |
265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有似盜跖,自謂有聖人之道五者也。此俗之傷破人倫,劇於寇賊之來,不能經久, |
266 | 抱朴子 / 外篇 |
便指以為證,曰:彼縱情恣欲而不妨其赫奕矣,此敕身履道而不免於貧賤矣。而不知榮顯者有幸,而頓淪者不遇,皆不由其行也。 |
267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樸子曰:三臺九列,坐而論道;州牧郡守,操綱舉領。其官益大, |
268 | 抱朴子 / 外篇 |
不令跛蹇廁騏騄,冒昧茍得,暗於自量者,慮中道之顛躓,不以駑薾服鸞衡,則何患庶績之不康,何憂四兇之不退, |
269 | 抱朴子 / 外篇 |
但其張刑網,開途徑,浹人事,備王道,不能曲述耳。至於譏葬厚,刺禮煩, |
270 | 抱朴子 / 外篇 |
魏之武文,送終之制,務在儉薄,此則墨子之道,有可行矣。余以為喪亂既平,朝野無為, |
271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朴子曰:正經為道義之淵海,子書為增深之川流。仰而比之,則景星之佐三辰也; |
272 | 抱朴子 / 外篇 |
然時無聖人,目其口藻,故不得騁驊騄之跡於千里之途,編近世之道於三墳之末也。拘繫之徒,桎梏淺隘之中,挈瓶訓詁之間, |
272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挈瓶訓詁之間,輕奇賤異,謂為不急。或云小道不足觀,或云廣博亂人思,而不識合錙銖可齊重於山陵,聚百十可以致數於億兆, |
273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朴子曰: 「荃可以棄而魚未獲,則不得無荃;文可以廢而道未行,則不得無文。若夫翰跡韻略之宏促,屬辭比事之疏密, |
274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朴子曰:歷覽前載,逮乎近代,道微俗弊,莫劇漢末也。當途端右閹官之徒,操弄神器, |
275 | 抱朴子 / 外篇 |
謂之輕財貴義;結黨合譽行與口違者,謂之以文會友;左道邪術假托鬼怪者,謂之通靈神人;卜占小數誑飾禍福者,謂之知來之妙, |
275 | 抱朴子 / 外篇 |
謂之知來之妙,𨃞馬弄矟一夫之勇者,謂之上將之元;合離道聽偶俗而言者,謂之英才碩儒。 |
276 | 抱朴子 / 外篇 |
不曲言以負心,含霜履雪,義不苟合,據道推方,嶷然不群,風雖疾而枝不撓,身雖困而操不改, |
277 | 抱朴子 / 外篇 |
不黨不得,不競不進,背公之俗彌劇,正直之道遂壞。於是斥鷃因驚風以凌霄,朽舟托迅波而電邁,鴛鳳卷六翮於叢棘, |
278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安肯沽炫以進趨,揭其不貲之寶,以競燕石之售哉!孔墨之道,昔曾不行,孟軻揚雄,亦居困否, |
279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必端其本;欲輟其流,則遏其源。故道德之功建,而侈靡之門閉矣。姜望至德而佃不復種,重華大聖而漁不償網, |
280 | 抱朴子 / 外篇 |
豺狼奮口而交爭。當途投袂以訟屈,素士蒙塵以履徑,純儒釋皇道而治五霸之術,碩生棄四科而恤月旦之評。筐篚實者,進於草萊; |
281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吾子苟知商販可以崇寶,耕也可以免飢,不識逐麋者不顧兔,道遠者其到遲也。且夫尚父之鼓刀,素首乃吐奇也;萬鈞之為重, |
282 | 抱朴子 / 外篇 |
五典為琴箏,講肄為鍾鼓,百家為笙簧,使味道者以辭飽,酣德者以義醒,超流俗以高蹈,軼億代以揚聲, |
283 | 抱朴子 / 外篇 |
門人曰: 「仲尼嘆仁為任重而道遠,又云,人而不仁如禮何?若聖與仁, |
284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子近之矣。曩六國相吞,豺虎力競,高權詐而下道德,尚殺伐而廢退讓,孟生方欲抑頓貪殘,褒隆仁義, |
284 | 抱朴子 / 外篇 |
異口同辭,唯論藥石,豈可便謂針艾之伎,過於長生久視之道乎?且吾以為仁明之事,布於方策,直欲切理示, |
284 | 抱朴子 / 外篇 |
老子嘆上士,則曰『明白四達』 ,其說衰薄,則曰『失道而後德,失德而後仁』 。 《易》曰『王者南面向明』 ,不云『向仁』也。 |
285 | 抱朴子 / 外篇 |
門人又曰: 「 《易》稱立人之道,曰仁與義,然則人莫大於仁也。 」抱朴子答曰: |
286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朴子曰:不以其道,則富貴不足居;違仁舍義,雖期頤不足吝。 |
287 | 抱朴子 / 外篇 |
適心者交淺而愛深,忤神者接久而彌乖。是以聲同則傾蓋而居昵,道異而白首而無愛。 |
288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朴子曰:謗讀言不可以巧言弭,實恨不可以虛事釋。釋之非其道,弭之不由理,猶懷冰以遣冷,重爐以卻暑, |
289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則羲和納景;萬仞虛己,則行潦交赴。故博辨之道弘,則異聞畢集;庭燎之耀輝,則奇士叩角; |
290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朴子曰: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,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。故有跋涉而游集,亦或密邇而不接。 |
291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是以雞知將旦,不能究陰陽之歷數;鵠識夜半,不能極晷景之道度;山鳩知晴雨於將來,不能明天文;蛇蟲豈知潛泉之所居, |
292 | 抱朴子 / 外篇 |
達乎通塞之至理者,不悁悒於窮否;審乎自然之有命者,不逸豫於道行。故縈抑淵洿,則遺慍悶之心;振耀宸戶衣, |
293 | 抱朴子 / 外篇 |
三光以普照著明,嵩華以藏疾為曠,北溟以含垢稱大,碩儒以與進弘道,遠數以博愛容衆。 |
294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朴子曰:南金不為處幽而自輕,瑾瑤不以居深而止潔。志道者不以否滯而改圖,守正者不以莫賞而苟合。 |
295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浮溟海者,識池沼之褊。披九典乃覺牆面之篤蔽,聞至道乃知拘俗之多迷。 |
296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故夏姬之無禮,不如孤逐之皎潔;富貴之多罪,不如貧賤之履道。 |
297 | 抱朴子 / 外篇 |
則清景暗於地;根草亥蹶於此,則柯條瘁於彼;道失於近,則禍及於遠;政繆於上,而民困於下。 |
298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朴子曰:人才無定珍,器用無常道,直趨者以適世為奇,役禦者以合時為妙。故玄冰結則五明捐, |
299 | 抱朴子 / 外篇 |
駑蹇輟望於大輅,戎虯揚鑣而電騁。則功胡大而不可建,道胡遠而不可到? |
300 | 抱朴子 / 外篇 |
抱朴子曰:行無邈俗之標,而索高世之稱;體無道藝之本,而營朋黨之末。欲以收清貴於當世,播德音於將來,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