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ts
Configure...
Time: PT0.343S
Total number of hits: 1200
-
XX
- pre-modern Chinese774
- Middle Chinese47342
- Ming/Qing86
- Song/Yuan156
- Sui/Tang37
- Tang37
- Six Dynasties152141
- Ancient Chinese301107
- Middle Chinese47342
- Not assigned 426
Period of creation of text
Searching in texts for 終身
Found 1200 matches, showing 1 to 50
1 | 老子 / 第五十二章 |
塞其兌,閉其門,終身不勤。啟其兌,濟其事,終身不救, |
1 | 老子 / 第五十二章 |
終身不勤。啟其兌,濟其事,終身不救, |
2 | 春秋左傳 / 襄公 |
昭吾所以出也。將誰愬乎?吾不可以立於人之朝矣。 」終身不仕。公喪之如稅服終身。 |
2 | 春秋左傳 / 襄公 |
將誰愬乎?吾不可以立於人之朝矣。 」終身不仕。公喪之如稅服終身。 |
3 | 春秋左傳 / 襄公 |
而可以樂乎? 」遂去之。文子聞之,終身不聽琴瑟。 |
4 | 春秋左傳 / 昭公 |
簡子曰: 「鞅也,請終身守此言也。 」宋樂大心曰: 「我不輸粟。我於周為客, |
5 | 春秋左傳 / 昭公 |
子家子曰: 「君與之歸。一慚之不忍,而終身慚乎? 」公曰: 「諾。 」眾曰: |
6 | 國語 / 齊語 |
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,皆有終歲之計;莫敢以終歲之議,皆有終身之功。 |
7 | 孟子 / 《梁惠王上》 |
是故明君制民之產, 必使仰足以事父母, 俯足以畜妻子, 樂歲終身飽, 凶年免於死亡; 然後驅而之善, 故民之從之也輕。 |
8 | 孟子 / 《梁惠王上》 |
今也制民之產, 仰不足以事父母, 俯不足以畜妻子; 樂歲終身苦, 凶年不免於死亡。 此惟救死而恐不贍, 奚暇治禮義哉? |
9 | 孟子 / 《離婁上》 |
苟為不畜, 終身不得。 苟不志於仁, 終身憂辱, 以陷於死亡。 |
9 | 孟子 / 《離婁上》 |
苟為不畜, 終身不得。 苟不志於仁, 終身憂辱, 以陷於死亡。 《詩》云, 『其何能淑, |
10 | 孟子 / 《離婁下》 |
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, 無一朝之患也。 乃若所憂則有之: 舜、人也, |
11 | 孟子 / 《離婁下》 |
為得罪於父, 不得近, 出妻屏子, 終身不養焉。 其設心以為不若是, 是則罪之大者, |
12 | 孟子 / 《離婁下》 |
其妻歸, 告其妾,曰: 「良人者, 所仰望而終身也, 今若此。 」 與其妾訕其良人, 而相泣於中庭, |
13 | 孟子 / 《萬章上》 |
有妻子,則慕妻子; 仕則慕君, 不得於君則熱中。 大孝終身慕父母。 五十而慕者, 予於大舜見之矣。 」 |
14 | 孟子 / 《盡心上》 |
13.5 孟子曰: 「行之而不著焉, 習矣而不察焉, 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 眾也。 」 |
15 | 孟子 / 《盡心上》 |
猶棄敝蹝也。 竊負而逃, 遵海濱而處, 終身訢然, 樂而忘天下。 」 |
16 | 孟子 / 《盡心下》 |
14.6 孟子曰: 「舜之飯糗茹草也, 若將終身焉; 及其為天子也, 被袗衣, 鼓琴, |
17 | 莊子 / 齊物論第二 |
其行盡如馳,而莫之能止,不亦悲乎!終身役役而不見其成功,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歸, |
18 | 莊子 / 齊物論第二 |
彼非所明而明之,故以堅白之昧終。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,終身無成。若是而可謂成乎?雖我亦成也。若是而不可謂成乎? |
19 | 莊子 / 在宥第十一 |
渾渾沌沌,終身不離;若彼知之,乃是離之。无問其名, |
20 | 莊子 / 天地第十二 |
則勃然作色;謂己諛人,則怫然作色。而終身道人也,終身諛人也, |
20 | 莊子 / 天地第十二 |
謂己諛人,則怫然作色。而終身道人也,終身諛人也, |
21 | 莊子 / 天地第十二 |
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三人行而一人惑, |
21 | 莊子 / 天地第十二 |
大惑者,終身不解;大愚者,終身不靈。三人行而一人惑,所適者猶可致也,惑者少也; |
22 | 莊子 / 田子方第二十一 |
吾終身與汝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!汝殆著乎吾所以著也。 |
23 | 莊子 / 田子方第二十一 |
臧丈人昧然而不應,泛然而辭,朝令而夜遁,終身无聞。 |
24 | 莊子 / 知北遊第二十二 |
天下莫不沈浮,終身不故;陰陽四時運行,各得其序。惛然若亡而存, |
25 | 莊子 / 徐无鬼第二十四 |
不物於易者也,馳其形性,潛之萬物,終身不反,悲夫! |
26 | 莊子 / 徐无鬼第二十四 |
其為人絜廉善士也,其於不己若者不比之,又一聞人之過,終身不忘。使之治國,上且鉤乎君,下且逆乎民。 |
27 | 莊子 / 外物第二十六 |
抑固窶邪,亡其略弗及邪?惠以歡為驁,終身之醜,中民之行進焉耳,相引以名, |
28 | 莊子 / 寓言第二十七 |
言无言,終身言,未嘗不言;終身不言,未嘗不言。 |
28 | 莊子 / 寓言第二十七 |
言无言,終身言,未嘗不言;終身不言,未嘗不言。有自也而可,有自也而不可; |
29 | 莊子 / 讓王第二十八 |
以舜之德為未至也,於是夫負妻戴,攜子以入於海,終身不反也。 |
30 | 莊子 / 天下第三十三 |
无建己之患,无用知之累,動靜不離於理,是以終身无譽。 |
31 | 莊子 / 天下第三十三 |
日取其半,萬世不竭。辯者以此與惠施相應,終身无窮。 |
32 | 鶡冠子 / 環流第五 |
故有一日之命,有一年之命,有一時之命,有終身之命,終身之命無時成者也。故命無所不在,無所不施, |
32 | 鶡冠子 / 環流第五 |
有一年之命,有一時之命,有終身之命,終身之命無時成者也。故命無所不在,無所不施,無所不及。 |
33 | 鶡冠子 / 近佚第七 |
輕敵則與所私謀其所不知,為使非其任力,欲取勝於非其敵,不計終身之患,樂須臾之說,是故國君被過聽之謗,醜於天下, |
34 | 鶡冠子 / 王鈇第九 |
是以為善者可得舉,為惡者可得誅。莫敢道一旦之善,皆以終身為期,素無失次,故化立而世無邪。化立俗成, |
35 | 鶡冠子 / 世兵第十二 |
扶杖於小愧者,大功不成。故曹子去忿悁之心,立終身之功;棄細忿之愧,立累世之名;故曹子為知時, |
36 | 晏子春秋 / 內篇問上 |
對曰: 「言而見用,終身無難,臣奚死焉;謀而見從,終身不出, |
36 | 晏子春秋 / 內篇問上 |
終身無難,臣奚死焉;謀而見從,終身不出,臣奚送焉。 |
37 | 荀子 / 脩身篇第二 |
將以窮無窮、逐無極與?其折骨絕筋、終身不可以相及也。 |
38 | 荀子 / 榮辱篇第四 |
忘其親者也,忘其君者也。行其少頃之怒而喪終身之軀,然且為之,是忘其身也;家室立殘, |
39 | 荀子 / 非相篇第五 |
故君子之於言無厭。鄙夫反是,好其實,不䘏其文,是以終身不免埤汙傭俗。故《易》曰: 「括囊,無咎無譽。 」腐儒之謂也。 |
40 | 荀子 / 仲尼篇第七 |
持寵處位終身不厭之術:主尊貴之,則恭敬而僔;主信愛之, |
41 | 荀子 / 儒效篇第八 |
隨其長子,事其便辟,舉其上客,𠐥然若終身之虜而不敢有他志:是俗儒者也。 |
42 | 荀子 / 君道篇第十二 |
縱不能用,使無去其疆域,則國終身無故。故君人者愛民而安,好士而榮, |
43 | 荀子 / 子道篇第二十九 |
則樂其意,既已得之,又樂其治,是以有終身之樂,無一日之憂。 |
44 | 荀子 / 子道篇第二十九 |
則憂不得,既已得之,又恐失之,是以有終身之憂,無一日之樂也。 」 |
45 | 禮記 / 檀弓上 |
喪三年以為極,亡則弗之忘矣。故君子有終身之憂,而無一朝之患。故忌日不樂。 」 |
46 | 禮記 / 王制 |
如初禮。不變,屏之遠方,終身不齒。 |
47 | 禮記 / 王制 |
屏之遠方。西方曰棘,東方曰寄,終身不齒。 |
48 | 禮記 / 王制 |
大夫廢其事,終身不仕,死以士禮葬之。有發,則命大司徒教士以車甲。 |
49 | 禮記 / 郊特牲 |
信,婦德也。壹與之齊,終身不改。故夫死不嫁。 |
50 | 禮記 / 內則 |
樂其耳目,安其寢處,以其飲食忠養之。孝子之身終,終身也者,非終父母之身,終其身也;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