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ts
Configure...
-
XX
- pre-modern Chinese774
- Middle Chinese47342
- Ming/Qing86
- Song/Yuan156
- Sui/Tang37
- Tang37
- Six Dynasties152141
- Ancient Chinese301107
- Middle Chinese47342
- Not assigned 426
Period of creation of text
Searching in texts for 終身
Found 1200 matches, showing 51 to 100
51 | 禮記 / 祭義 |
25.5 君子生則敬養,死則敬享,思終身弗辱也。君子有終身之喪,忌日之謂也。忌日不用, |
51 | 禮記 / 祭義 |
25.5 君子生則敬養,死則敬享,思終身弗辱也。君子有終身之喪,忌日之謂也。忌日不用,非不祥也。 |
52 | 禮記 / 表記 |
《國風》曰: 『我今不閱,皇恤我後。 』終身之仁也。 」 |
53 | 呂氏春秋 / 孟春紀第一 |
富有天下,不可以易之;論其安危,一曙失之,終身不復得。此三者,有道者之所慎也。 |
54 | 呂氏春秋 / 孟春紀第一 |
視不己若者,不比於人,一聞人之過,終身不忘。 」 「勿已,則隰朋其可乎? 」 |
55 | 呂氏春秋 / 孟秋紀第七 |
此八者皆兵也,微巨之爭也。今世之以偃兵疾說者,終身用兵而不自知,悖,故說雖彊,談雖辨,文學雖博, |
56 | 呂氏春秋 / 季冬紀第十二 |
「夫介子推苟不欲見而欲隱,吾獨焉知之? 」遂背而行,終身不見。 |
57 | 呂氏春秋 / 孝行覽第二 |
鍾子期死,伯牙破琴絕絃,終身不復鼓琴,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。非獨琴若此也,賢者亦然。 |
58 | 呂氏春秋 / 孝行覽第二 |
因出之。婦之父母,以謂為己謀者以為忠,終身善之,亦不知所以然矣。 |
59 | 呂氏春秋 / 慎大覽第三 |
牛弗復服;釁鼓旗甲兵,藏之府庫,終身不復用。此武王之德也。 |
60 | 呂氏春秋 / 離俗覽第七 |
以舜之德為未至也,於是乎夫負妻、妻攜子以入於海,去之終身不反。舜又讓其友北人無擇。 |
61 | 呂氏春秋 / 慎行論第二 |
遂之箕山之下,潁水之陽,耕而食,終身無經天下之色。故賢主之於賢者也,物莫之妨;戚愛習故, |
62 | 呂氏春秋 / 貴直論第三 |
宣王之情,所用不過三石,而終身自以為用九石,豈不悲哉?非直士其孰能不阿主?世之直士, |
63 | 韓非子 / 初見秦第一 |
前者穰侯之治秦也,用一國之兵而欲以成兩國之功,是故兵終身暴露於外,士民疲病於內,霸王之名不成。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三矣。 |
64 | 韓非子 / 解老第二十 |
胥靡有免,死罪時活,今不知足者之憂終身不解。故曰: 「禍莫大於不知足。 」 |
65 | 韓非子 / 外儲說左下第三十三 |
失臣主之理,則文王自履而矜。不易朝燕之處,則季孫終身莊而遇賊。 |
66 | 韓非子 / 外儲說左下第三十三 |
季孫好士,終身莊,居處衣服常如朝廷。而季孫適懈,有過失, |
67 | 戰國策 / 張儀說秦王 |
前者穰侯之治秦也,用一國之兵,而欲以成兩國之功。是故兵終身暴靈於外,士民潞病於內,伯王之名不成,此固已無伯王之道三矣。 |
68 | 戰國策 / 甘茂亡秦且之齊 |
「不如重其贄,厚其祿以迎之。彼來則置之槐谷,終身勿出,天下何從圖秦。 」秦王曰: 「善」 。 |
69 | 戰國策 / 范睢至秦 |
使臣得進謀如伍子胥,加之以幽囚,終身不復見,是臣說之行也,臣何憂乎?箕子、接輿, |
70 | 戰國策 / 范睢至秦 |
下惑姦臣之態;居深宮之中,不離保傅之手;終身闇惑,無與照姦;大者宗廟滅覆,小者身以孤危。 |
71 | 戰國策 / 齊宣王見顏斶 |
斶知足矣,歸反撲,則終身不辱也。 |
72 | 戰國策 / 齊閔王之遇殺 |
「女無謀而嫁者,非吾種也,汙吾世矣。 」終身不覩。君王后賢,不以不覩之故,失人子之禮也。 |
73 | 戰國策 / 張儀為秦破從連橫 |
效萬家之都,以為湯沐之邑,長為昆弟之國,終身無相攻擊。臣以為計無便於此者。故敝邑秦王,使使臣獻書大王之從車下風, |
74 | 戰國策 / 蘇秦從燕之趙始合從 |
安民之本,在於擇交。擇交而得則民安,擇交不得則民終身不得安。 |
75 | 戰國策 / 秦攻趙 |
今用兵終身不休,力盡不罷,趙怒必於其己邑,趙僅存哉! |
76 | 戰國策 / 秦攻趙 |
故裂地以敗於齊。田單將齊之良,以兵橫行於中十四年,終身不敢設兵以攻秦折韓也,而馳於封內,不識從之一成惡存也。 」 |
77 | 戰國策 / 秦圍趙之邯鄲 |
是商賈之人也,仲連不忍為也。 」遂辭平原君而去,終身不復見。 |
78 | 戰國策 / 五國伐秦無功 |
國燥於秦,兵分於齊,非趙之利也。而君終身不得陰,四矣。 |
79 | 戰國策 / 五國伐秦無功 |
韓、魏焉免西合?國在謀之中,而君有終身不得陰,五矣。 |
80 | 戰國策 / 翟章從梁來 |
建信君死,則卿必為相矣。建信君不死,以為交,終身不敝,卿因以德建信君矣。 」 |
81 | 戰國策 / 公叔將殺幾瑟 |
公必輕矣。不如無殺幾瑟,以恐太子,太子必終身重公矣。 」 |
82 | 戰國策 / 或謂韓公仲 |
而西貴於秦,操右契而為公責德於秦、魏之主,裂地而為諸侯,公之事也。若夫安韓、魏而終身相,公之下服,此主尊而身安矣。 |
83 | 戰國策 / 東孟之會 |
韓氏之眾無不聽令者,則許異為之先也。是故哀侯為君,而許異終身相焉。而韓氏之尊許異也,猶其尊哀侯也。 |
84 | 戰國策 / 東孟之會 |
今日鄭君不可得而為也,雖終身相之焉,然而吾弗為云者,豈不為過謀哉! |
85 | 戰國策 / 陳翠合齊燕 |
而太子即位,公子賤於布衣。故非及太后與王封公子,則公子終身不封矣! 」 |
86 | 管子 / 權脩第三經言三。 |
莫如樹穀;十年之計,莫如樹木;終身之計,莫如樹人。 |
87 | 管子 / 樞言第十二外言三。 |
有義勝無義,有天道勝無天道。凡此七勝者貴眾,用之終身者眾矣。 |
88 | 管子 / 小匡第二十內言三。 |
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,皆有終歲之計;莫敢以終歲為議,皆有終身之功。 |
89 | 管子 / 戒第二十六內言九。 |
雖然,不可以為政。其為人也好善,而惡惡已甚,見一惡終身不忘。 」桓公曰: 「然則孰可? 」 |
90 | 管子 / 度地第五十七雜篇八。 |
故善為國者,必先除其五害,人乃終身無患害而孝慈焉。 」 |
91 | 管子 / 山至數第七十六管子輕重九。 |
桓公又問管子曰: 「終身有天下而勿失,為之有道乎? 」管子對曰: 「請勿施於天下, |
92 | 管子 / 地數第七十七管子輕重十。 |
武王以巨橋之粟二什倍而市繒帛,軍五歲毋籍衣於民。以巨橋之粟二什倍而衡黃金百萬,終身無籍於民。准衡之數也。 」 |
93 | 管子 / 輕重乙第八十一輕重十四。 |
桓公曰: 「天下之朝夕可定乎? 」管子對曰: 「終身不定。 」桓公曰: 「其不定之說,可得聞乎? 」 |
94 | 管子 / 輕重丁第八十三管子輕重十六。 |
若左之授右,若右之授左,是以外內不踡,終身無咎。王霸之不求於人而求之終始, |
95 | 管子 / 輕重丁第八十三管子輕重十六。 |
源泉有竭,鬼神有歇。守物之終始,終身不竭。此謂源究。 」 |
96 | 老子乙本 / 馬王堆漢墓帛書‧老子乙本-德經 |
齊其事 , 終身不棘。 見小曰明, |
97 | 日書甲種 / 睡虎地秦墓竹簡-日書甲種 |
媚人‧入十月十日乙酉、十一月丁酉材衣,終身衣絲。十月丁酉材衣, |
98 | 日書甲種 / 睡虎地秦墓竹簡-日書甲種 |
十一月丁酉材衣,終身衣絲。十月丁酉 |
99 | 楚辭 / 九章 |
與前世而皆然兮,吾又何怨乎今之人!余將董道而不豫兮,固將重昏而終身! |
100 | 黃帝內經 /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 |
守數據治,無失俞理,能行此術,終身不殆。不知俞理,五藏菀熟,癰發六府。 |